<nav id="al3vd"><code id="al3vd"><cite id="al3vd"></cite></code></nav>
<var id="al3vd"><mark id="al3vd"><cite id="al3vd"></cite></mark></var>

      <table id="al3vd"><th id="al3vd"><big id="al3vd"></big></th></table>
      您現在的位置: 五臺山旅游門戶網 >> 旅游資訊 >> 旅游新聞 >> 五臺旅游 >> 文章正文
        五臺山——自然和文化珠聯璧合的名山勝境         ★★★
      五臺山——自然和文化珠聯璧合的名山勝境
      寫在五臺山申報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之際
      作者:忻州市市… 文章來源:山西日報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8-9-9 15:10:05

        五臺山作為享譽國內外的佛教圣地和清涼勝境,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其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在我省尚屬首次。值此五臺山申遺工作的關鍵時刻,本報刊出忻州市市長李平社的文章,旨在從一個較為獨特新穎的角度科學解讀,使讀者對五臺山的整體價值有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

        五臺山是地球演進的見證,是珍稀生物的寶庫,是文殊信仰的中心,是古建藝術的殿堂,是自然和文化珠聯璧合的名山勝境。

        走進五臺山,是一種機緣。2008年初,按照組織的安排,我到忻州工作。到任后面臨的一項重點工作,便是積極推進五臺山申報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正是基于這個原因,使我在較短的時間內對五臺山的價值和魅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境內,在北緯38°50'~39°05'、東經113°29'~113°44'之間,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山勢雄偉,連綿環抱,方圓達250千米,總面積592.88平方公里。峰頂平坦寬闊,“有如壘土之臺”,故名五臺。五峰之中,坡緩溝闊,名曰臺懷。五峰并列,恰如五指半收,迎天而聳,最高海拔3061米,素有“華北屋脊”之稱。

        五臺山地質古老,地貌奇特,是著名的國家地質公園。五臺山地處華北大陸的腹地,與恒山—太行山連續,相對高差達2400多米,大面積出露了地殼不同層次的巖層和地質構造,完美展示出中國大陸基底的地質構造和地質組成,是由大于25億年的世界已知古老地層構成的最高山脈。在漫長的地球演進中,五臺山經過了“鐵堡運動”“臺懷運動”“五臺運動”“燕山運動”,形成了以“五臺群”綠色片巖及“豆村板巖”構成的“五臺隆起”,具有高亢夷平的古夷平面、十分發育的冰川地貌、獨特的高山草甸景觀,更有第四紀冰川及巨大剝蝕力量造成的“龍蟠石”“凍脹丘”等冰緣地貌的奇觀?梢哉f,五臺山擁有獨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質構造、地層剖面、古生物化石遺跡、新生代夷平面及冰緣地貌,完整記錄了地球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地質演化歷史,具有世界性地質構造和年代地層劃界意義和對比價值,是全球地質科學界研究地球早期演化以及早期板塊碰撞造山過程的最佳記錄,是開展全球性地殼演化、古環境、生物演化對比研究的典型例證。因此,五臺山當之無愧地被譽為“中國地質博物館”。

        五臺山生態獨特,生物多樣,是著名的國家森林公園。五臺山地處黃土高原東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夏短而涼爽,冬長而嚴寒,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山頂年平均溫度零下2℃,無霜期72天左右,年降雨量近960毫米,是全球同緯度地區中降雨比較多的地區。尤其每年的7—8月份,平均氣溫15—20℃,盛夏時亦可偶見降雪,正所謂“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因此,五臺山亦稱清涼山,被譽為清涼勝境,是理想的避暑場所。五臺山水源豐富,溪泉很多,終年不竭,鳴泉潺潺,清淳甜潤,著名的有清涼泉、甘露泉、卓錫泉、龍泉、玉泉、般若泉。更奇特的是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山山有泉,澗澗流瀑,匯聚成池,形成高懸如鏡的天池,較大的有黑龍池、玉花池、澡浴池、太華池,池水清澈,波光瀲滟,恍若明珠,令人心曠神怡。五臺山草地面積廣闊,總面積84391公頃的山地草甸生態系統是華北地區保存最為完好并且相對穩定的典型地區,蘊藏著豐富的植物資源。植被類型從高海拔到低海拔依次為高山草甸、亞高山草甸、山地五花草甸、常綠針葉林及林間草甸、夏綠闊葉林草灌叢、旱牛灌木草叢。五臺山共有維管束植物103科、459屬、1019種,種類繁多,四季皆有。其中金蓮花、迎紅杜鵑,被有關專家認定為國內獨有。五臺山有鳥類16目、36科、142種,其中金雕、白鸛、黑鸛、白肩雕、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白頭鶴、丹頂鶴、大鴇等屬國家Ⅰ級保護動物。五臺山海拔1000—3061米的山地昆蟲共有2000多種,目前資料記載的486種,包括20多個昆蟲新種。因此,五臺山是北方高寒地區極為罕見的綠色寶庫。

        五臺山文化博大精深,佛教地位尊崇,是世界文殊信仰中心。千百年來,文殊信仰作為一種文化,自印度進入后,以五臺山為中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信者眾多,經過中外文化、多民族文化交融,成為中國宗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文化珠聯璧合地將自然地貌和佛教文化融為一體,典型地將對佛的崇信凝結在對自然山體的崇拜之中,完美體現了中國“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成為持續近兩千年的一種獨特而富有生命力的組合型文化景觀。早在東漢永平11年(公元68年),佛教就開始傳入五臺山,并建有大孚靈鷲寺(顯通寺前身),是中國最早的兩座寺廟之一。北魏孝文帝、隋煬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清高宗等都曾駕幸五臺山,至于歷朝歷代皇帝、皇后遣使札禮五臺山者,自北魏到清朝,從未間斷。翻開五臺山各大寺的“廟史”,第一頁幾乎全是“敕建”二字。由于佛教界認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文殊又是釋迦牟尼的首席菩薩,為顯密諸宗所崇奉,于是五臺山就形成了我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喇嘛教的佛教道場,顯密并行、諸宗競秀、青廟和黃廟、子孫廟和十方廟共存,成為中國最早的漢藏佛教圣地,受到漢、藏、蒙、滿等各民族佛教徒的無比尊崇。五臺佛國還誕生了一大批高僧名師,盛唐時期,這里開始成了海外信徒留學聽經的高等佛教學院,印度、日本、蒙古、朝鮮、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信眾,都到五臺山來朝圣求法巡禮,有些甚至留在五臺山修行終身。正因如此,五臺山當之無愧地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列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目前,五臺山共有44座宗教活動場所,有僧尼5600余人。無疑,五臺山作為中國圣跡最早、地位最高、教派最全、規模最大的佛教圣地,從宗教的角度見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五臺山古建密集,文物薈萃,是異彩紛呈的古代藝術博物館。伴隨著佛教文化的傳播和興起,五臺山保存下了鮮有的古建筑群、罕見的佛造像群、獨特的佛教音樂,擁有大量國家級、省級以及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歷史價值。目前,五臺山共有7個朝代的寺院68座,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保存完好的古代寺廟建筑精品有唐建南禪寺大殿、唐建佛光寺東大殿、元建廣濟寺、明清建筑顯通寺,以及延慶寺、塔院寺、殊像寺、碧山寺、圓照寺、羅侯寺、菩薩頂等。五臺山的150余座佛塔是古代建筑精品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里是國內現存古塔中類型較多的地區之一,磚結構、石結構、銅結構、鐵結構、木結構,方形、圓形、尖錐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樓閣式、密檐式、單層式、多層式、金剛寶座式,形制繁多,應有盡有。塔建時間最早的是佛光寺祖師塔,是國內僅存的2座北魏(公元386—534年)古塔之一。五臺山還是雕塑藝術的世界。其中的佛像雕塑,在吸收融匯外來佛教藝術技法的基礎上,創造了中國的民族風格和特色,迄今保存完好的佛像146000多尊。牌樓和影壁是清代至民國時期五臺山的一大特色建筑。菩薩頂、塔院寺、碧山寺、顯通寺、殊像寺的木結構牌樓高大雄偉,雍容華貴;古佛寺、南山寺、龍泉寺的石結構牌樓通體白色,雕刻精致,是石雕藝術的精品;尊勝寺、南山寺、龍泉寺、普化寺的影壁雄大舒展,雕鏤精細,是磚石藝術精品,也是佛寺建筑布局園林化的產物。此外,每一處寺院,每一處殿宇,每一孔石窟,每一座牌樓,以至每一尊佛像,每一件法器,甚至每一塊磚、瓦、木、石,都采用了雕塑藝術,精品甚多,給人以美的享受。五臺山壁畫是又一藝術寶庫。佛光寺大佛殿壁畫是唐代壁畫之珍品,是唐代壁畫的代表作,在中國繪畫藝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五臺山還是碑碣的海洋,F存碑碣1066塊,最古老的有唐代清涼寺碑,元代以后,歷代皆有,尤以康熙、乾隆御制碑文最多。這些碑文為研究歷代寺廟建筑及佛教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五臺山佛教音樂源遠流長,有明顯的風格和特點,是北方佛教音樂的典型代表。北魏時,就盛行《華嚴經》的唄贊、轉讀。唐宋以來,佛教音樂吸收了文化雜劇曲牌和民歌、民間器樂曲,使之更加豐富。流傳至今的佛教音樂,有青廟曲牌共5部47首,黃廟曲牌共3部40首。五臺山金剛舞蹈,是五臺山佛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這種舞蹈,由西藏傳入,藏傳佛教稱“跳布扎”,為廣大佛教徒和群眾喜聞樂見,也使外地旅游者嘆為觀止。所有這些文化遺存,都全方位見證了近2000年間佛教中國化的成功演變及其在亞洲地區的傳播過程,為已消逝的中國皇家道場文化和生命力依然旺盛的文殊信仰文化提供了獨特的見證。

        正是基于以上幾大特點,五臺山當之無愧地具備了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基本條件。申遺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它不僅有利于更好地保護五臺山自然文化遺產,有利于五臺山國際旅游品牌的確立,更是使五臺山昂起龍頭,帶動我省、我市旅游快速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自2002年五臺山著手準備申報世界遺產以來,忻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嚴格遵循“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的原則,從不斷提高公眾保護意識,不斷采納應用先進方法和成果,不斷增強行政管理和保護能力,不斷強化依靠法律法規的手段等四個層面加強了對五臺山自然與文化遺產的管理與保護。具體抓了規范旅游秩序,強化宗教活動管理,扎實開展綜合整治,全面加強五臺山自然與文化遺產、地質遺跡、森林和野生動物、臺頂等方面的保護和管理,促進了五臺山景區的質量提升。2008年1月17日將五臺山申報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文本正式遞交了世界遺產中心,等待專家來山考察。

        五臺山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熱忱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來五臺山朝山拜佛,熱切期盼世界各地的朋友來五臺山旅游觀光。



      文章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1. 上一篇文章:

    2. 下一篇文章:
    3. 【字體: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專 題 欄 目
      最 新 熱 門
      最 新 推 薦
      相 關 文 章
      五臺山入山處南線收費站
      自然降雪加人工增雪將使
      五臺山清清靜靜過元宵節
      13萬余人次海內外游客體
      世界遺產五臺山在“清靜
      五臺山:跳起金剛舞喜迎
      五臺山“破五”敬送先祖
      五臺山遏制亂修濫建保護
      五臺山2011年春節:僧俗
      五臺山遏止亂修濫建不手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成人用品机器人,一极毛片免费观看,午夜国产精品

      <nav id="al3vd"><code id="al3vd"><cite id="al3vd"></cite></code></nav>
      <var id="al3vd"><mark id="al3vd"><cite id="al3vd"></cite></mark></var>

        <table id="al3vd"><th id="al3vd"><big id="al3vd"></big></th></table>